2012年的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的程度与速度远远超出了外界预期。冰冻三尺,非一日这寒。大大刺激了全球的钢铁行业,铁矿石不断的上涨,成本的增加。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融资成本数次冲击危险水平,徘徊于申请援助的边缘;不少企业倒闭商品的价格呈上升趋势而工资却是下降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面对这种不可抗力企业要生存的话必须要对目前的经济形势进行战略分析,才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使自己的企业战胜危机位于不败之地,埃及动乱,希腊大选带来的政治风险,使流动近10年的欧元面临生死考验;银行业危机不断升级,西班牙银行业和塞浦路斯先后求援。内部原因主要是欧元的统一导致了欧共体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更加参差不齐;外加欧共体作为共同的成员,势必要对内部成员予以关税减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欧洲各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另外,欧洲各国,在二战之后,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国民过上更加安定有保障的幸福生活,所以导致了欧洲各国对于社会福利这块的财政补贴投入过大,进一步加剧了本已不充裕的国库的大量开支。
欧洲危机导致投资者信心不稳,金融市场不断动荡。欧债问题成为世界各主要政治和经济峰会的要议题。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钢铁是工业的粮食,产量大、覆盖面积广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基建、汽车、家电、造船、机械加工等域。钢铁产量与人均钢消费量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
今年,钢铁全行业利润降至“冰点”。而这是否代表了钢铁行业“寒冬”的开始呢?近日,因为需求不佳、市场萧条,使得钢铁贸易商无奈比往年提前放假,而更让行业心寒的是,有消息称上周钢市的成交量几乎归零。同时,由于对春节后市场仍不看好等原因,钢铁贸易商的冬储计划也基本告吹。
整合产业链不能“另起炉灶”,增加另外的“增量”,即生产、制造和流通环节都要进行整合,产业要重新洗牌,过程也是阵痛漫长的。
钢铁的重要产品:1、初产品,主要指液态钢和钢锭2、半成品:钢坯(方坯、矩形坯、板坯、异形坯、管坯等)3、终产品:按外形和尺寸分为条钢、盘条、扁平产品和钢管4、按生产阶段分:热轧产品和终产品 冷轧产品和终产品 5、按表面状态分:未经和已经过表面处理的产品。
为抑制金融危机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国政府出台了1系列扩大内需、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力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有效地推动了钢铁消费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从零二年开始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并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民营钢铁企业几乎以相同的节奏和激情,再一次重复走入了上世纪走过的怪圈,又迎来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春天。全国民营资本看准了已经到来的“钢铁热潮”,纷纷加大了对钢铁生产的投入。无论是资源丰富的的东部沿海沿江,还是内地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都再一次出现了一批批大小不一的民营钢铁企业。目前民营钢铁企业着重发展的是节能型轧钢设备,对燃煤、电能都大大的降低,成本降低相对利润空间增加,获得了丰厚的短期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