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巩义市恒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XML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巩义市恒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轧钢工基础知识附加题
发布时间:2012-06-27 浏览:

9、切分刀粘钢是如何引起的?
(1)切分孔型老化,切分孔出来的料在切分契尖处较厚,增加了切分刀的切分负荷;(2)切分道和孔型不对中,使切分刀不能顺利切开料型,引起粘钢;(3)切分处冷却水冷却效果不好,导致粘钢;(4)料型控制不好,或有条头和开花头现象,使切分刀不能顺利切开料型。
10、棒材精轧件后为什么要采用穿水冷却工艺?
(1)提高了产品的力学性能;(2)减少了产品表面二次氧化损失;(3)穿水后,由于轧件温度低,刚度大,在冷床输入辊道上事故减少,轧件在冷床上冷却时塌腰弯曲减少,可以提高成材率和产品质量;(4)冷床长度可相应减少。
11、棒材穿水冷却装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在精轧机后设有一个由数个水冷箱组成的可调水冷段,对棒材进行急剧冷却,使棒材表面形成马氏体组织,在随后的温度恢复过程中,芯部热量散出对表面马氏体组织可产生回火作用,结果棒材表面层为回火马氏体,芯部为细粒珠光体及索氏体组织。这种组织结构使棒材屈服限和韧性提高,并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12、什么是棒材的低温热轧?
所谓低温热轧是指稍高于再结晶温度下的轧制。提高轧制温度可以降低轧件温度的屈服应力,使变形功降低。但是由于变形功可以转化为热量,因此,当轧件温度的热损失主要是热辐射时,热损失量与轧件温度的4 次方成正比。较低的轧件温度意味着轧件对周围的热辐射减少、热损失较少。所以,对于两个出炉温度相差很大的轧件,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则其温度差会随轧制的进行而缩小。
13、控制轧制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控制轧制工艺可分为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和奥氏体与铁素体两相区轧制三类。
( l )采用控制轧制工艺时,为了防止原始奥氏体晶粒过分长大,一般采用较低的加热温度和开轧温度。由于开轧温度高,变形后的奥氏体晶粒会发生再结晶而细化,如在这个阶段停止变第八节控制轧制技术形,轧件即随温度下降而产生相变。相变核在奥氏体晶界形成,奥氏体晶粒细化,使转变后的铁素体晶粒细化。这种控制轧制称为再结晶型控制轧制。( 2 )随着轧制温度变低,变形奥氏体不会再结晶,随变形量的增加,奥氏体晶粒内部产生变形带,变形量越大,变形带越多。若这时变形终止,金属相变时这些变形带成为形核的优先位置,从而使铁素体细化,这就是未再结晶型控制轧制。( 3 )而在铁素体相变后还进行变形,即在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轧制,轧制变形将使相变后的铁素体晶粒内形成亚晶和位错。这样得到的组织主要是铁索体晶粒及亚晶组织,从而使韧性不降低而强度大幅度增加。这就是两相区控制轧制。
14、什么是高温控制轧制?
把钢加热到奥氏体温度、冷却至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轧后急冷至室温,固定变形实现的组织,之后可以进行回火或时效处理,这种轧制叫做高温控制轧制。经过高温控制轧制的钢材,在高温及应力作用下,比低温控制轧制较为稳定,而且其变形抗力小,在现有的轧机上完全可以实现。高温控制轧制对于生产各种结构钢、工具钢、轴承钢、奥氏体耐热合金钢等,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低温难变形的钢及合金,显得更为重要。
15、控制轧制与低温轧制有哪些不同点?
控制轧制指的是适当控制加热温度、变形温度、变形条件(包括每个道次的变形量、总变形量、变形速度)及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从而大幅度提高热轧钢材综合性能的一种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再结晶区控制轧制;(2)非再结晶区控制轧制;( 3)两相区控制轧制,通过晶粒细化,碳化物强化,加热强化等措施使钢的强度和韧性得到较大提高。
低温轧制只是单纯意义下的降低开轧温度,从而得到低的终轧温度,使晶粒细化,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热销产品展示

联系方式

销售电话:0371-64319872
邰经理:13803827591
付经理:15137118131
地址:河南省巩义市紫荆路58号
邮箱:hengxujx@hotmail.com